当虫草遇上音乐:《天赐的声音6》中,东阳光鲜虫草“在场”的另一种方式

如果说《天赐的声音》是一场关于表达、碰撞与共鸣的舞台实验,那东阳光鲜虫草的出现,则是这个表达体系中一种“被看见的共创”。

 

 

4月18日起,《天赐的声音》第六季将如约开播。这档已经进入第六季的大型音乐综艺,正在不断刷新综艺IP的生命力边界。从内容机制到嘉宾阵容再到视觉呈现,每一季都在尝试找到与时代对话的新方式。

 

这一次,舞台上的“鲜声”之外,还有品牌与内容之间更深一层的协作逻辑。

 

不是冠名,而是内容一部分

 

当节目在官宣海报中让“声音有果味”,用橘子、西瓜、火龙果比喻音乐人的音色,“鲜”已不仅是听觉体验,也成为整个节目的情绪主线。而长期与节目合作的东阳光鲜虫草,从产品理念出发,提出“好虫草,鲜着吃”,这种贴合式价值表达,让品牌自然地成为节目文化负号中的一环。

 

“在场”,而不过度喧哗。这种不打扰内容表达的存在方式,是品牌参与文化类内容的理想状态。

 

与其说是赞助,不如说是共振

 

在第六季的规划中,节目组与浙江卫视“Z公益”平台、东阳光鲜虫草共同发起了关注藏区儿童音乐教育的公益项目。这种连接方式,也让品牌的出现有了更具现实意义的出口:音乐不只是娱乐,也能抵达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品牌不只是曝光,也能真正参与到行动中去。

 

从持续合作到深度共创,东阳光鲜虫草与《天赐的声音》正在一起完成一个值得被书写的IP成长故事。

 

“鲜”是一种表达态度

 

音乐合伙人们用歌声寻找共鸣,品牌也在寻找表达的场域。在高密度内容的市场环境下,那些真正愿意“陪伴”和“融入”的品牌,正在成为内容生态的组成部分。不是“赞助谁”,而是“和谁一起”。

 

《天赐的声音6》很“鲜”,不仅因为节目形式还新,也因为它愿意给文化表达与商业合作之间,留出更多真实生长的空间。

 

东阳光鲜虫草没有高声宣讲,却始终在场——这一点,在内容的长线里,分量比声音更重。

 

评论

2025-05-19 18:21

相关内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业评论网立场。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零售君”(lingshoujun2018)或“商评小微”(xmi8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