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系:从建立信任到彼此成就
【基本信息】
作者:[美] 大卫·布拉德福德(David L. Bradford)卡罗尔·罗宾(Carole Robin)
ISBN:978-7-111-72769-9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与他人建立深度关系的能力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当身处一段深度关系中时,我们会感到自己完全被理解和支持。然而,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很难与他人建立深度关系,或者无法应对与他人更亲密时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挑战。
事实上,所有的关系各不相同,但多数都会按照相似的模式发展。建立和维持深度关系的过程是可以描述、学习和应用的。
本书内容源自斯坦福商学院50余年经典课程“人际互动”,两位作者将人际心理学的重要核心知识点应用在5种典型的人物关系——父女、夫妻、闺蜜、兄弟、同事中,探讨了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指明了深度关系的6个特征,让抽象的关系变化看得见,帮助读者与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充分信任、彼此成就的深度关系。
【作者简介】
[美]大卫·布拉德福德(David Bradford)
50多年前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工作,是斯坦福商学院领导力高级荣誉讲师,开发了“人际互动”经典课程,被称为“人际互动之父”。
[美]卡罗尔·罗宾(Carole Robin)
在斯坦福大学工作了20多年,曾为斯坦福商学院“人际互动”课程高管项目主任。后与他人共同创立公司(Leaders in Tech),将“人际互动”课程带给硅谷的高管们。
【目录】
赞誉
推荐序
第1章 什么是深度关系〡1
第2章 斯坦福商学院经典课程〡11
第一部分 深度关系的必经之路
第3章 让他人了解真实的你|27
自我表露可以让他人更加充分地了解你,这是建立深度关系的关键。真实的自我被他人接纳,是一种极大的认可。
第4章 鼓励他人敞开心扉|55
鼓励他人敞开心扉的过程包括知道何时更多地表露自己,何时后退一步,给对方空间,何时问正确的问题。这也需要你支持对方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你想让他们得到的东西。
平衡双方的影响力|79
建立深度关系,要考虑双方的需求,使双方的需求以相对平衡的方式得到满足。
第6章 避免刺痛变成剧痛|99
在任何关系里,“刺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不加以处理,“刺痛”就可能变成“剧痛”。这意味着,在问题演变成严重冲突之前解决问题更容易。
第7章 针对行为给予反馈|117
针对行为给予反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既能让你直接提出问题,又尽可能不让对方产生防御的心态。
第8章 有效反馈的挑战|141
如果带着防御、否认、抵触、报复的情绪,解决分歧的过程就会变得十分混乱。在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阶段,学会感受和表达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应对挑战。
第9章 人真的能改变吗|163
你可能告诉过某些人,他们有些行为让你很困扰,但他们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种行为,似乎并没有任何改变。旁观者可能会耸耸肩,说:“他就是这样,这就是他的性格。”但事实并非如此,性格和行为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
第10章 觉察并掌控情绪|185
大多数人都会先动用自己的头脑,试图从逻辑的角度理解发生了什么,然后才会注意到自己或他人的感受。有时,我们需要先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到底有什么感受?”
第11章 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203
在关系中,人们倾向于将争执过度简化为孰对孰错的问题,认为错全在对方,而自己完全没有任何责任。这种过度简化会减少和解的机会,让双方都不愿采取行动。如果我们想要建立深度关系,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样才能打破僵局。
第12章 建设性地利用冲突|221
激动的情绪、你来我往的争论、指责、矛盾激化,以及之后愈发根深蒂固的成见,让许多人害怕冲突。而只有克服自己对冲突的恐惧,才能有效利用冲突。
第二部分“好的关系”如何转变成“深度关系”
第13章 双方共同解决争议|247
如果两个人能坐下来共同解决问题,想出的办法往往远比任何一个人想出来的要更好。两个人会考虑更多的选项,发现对方的思维漏洞,并且从对方的做事风格中获益。
第14章 边界与期待|263
哲学家普鲁塔克曾说:“我不需要这样的朋友—我改变他也改变,我点头他也点头。我的影子在这方面做得更好。”真正的朋友不会只说你想听的话,而是会说他们认为对你最有益的话。
第15章 面对纠缠不清的问题|281
拥有一段深刻的关系,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满足对方的每一个需求。在面对纠缠不清的问题时,平衡“照顾好自己”和“对他人做出回应”这两种需求尤其重要。关键是要坦言自己的需求,关心他人的需求,不加指责地对话。
第16章 若“深度”求而不得|299
我们在遇到障碍的时候,为其加上“暂时”这个词是很重要的。一旦加上“暂时”,含义就从无望变成了可能。
第17章 如何修复破裂的深度关系|321
金缮是一种瓷器修复艺术。稀有的金属粉末凸显了裂痕,留下的“金线”告诉我们:当某物遭到损坏时,它会变得更加美丽。
结 语|335
致 谢|338
附录A 情绪词汇表|341
附录B 促进学习|344
注 释|349
【前言】
人们都知道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是全球顶尖名校,却未必知道“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这句朴实而又震撼世人的评价;人们都知道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教育界无出其右,却未必知道斯坦福商学院在全球十大商学院排行榜上常常与哈佛并列第一、难分伯仲,每年都有不少天才学子进不了斯坦福才转向哈佛的事实。
知道了斯坦福商学院有多厉害,就更容易理解这本书—这份来自斯坦福商学院的礼物有多么珍贵。到底有多珍贵呢?一句话就说清楚了:这本书是斯坦福商学院五十年来最受欢迎的一门课程 —“人际互动”核心内容凝结而成的一本书,是这门课程的创始人、“人际互动之父”大卫·布拉德福德先生和继任的课程负责人卡罗尔·罗宾女士默契合作,共同努力四年多的智慧结晶。
让没有机会就读斯坦福商学院的天下读者,都有机会用最简便的方式、最低廉的成本得到这份珍贵礼物,正是两位作者的发心和期望。继这本书2021年在美国正式出版并热卖之后,机械工业出版社联手正和岛,把中文版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现在是把这份珍贵礼物开封的时候了!
为了让你在品读这本书时保有足够的新鲜感和接连不断的惊喜,已先睹为快的我并不想在这里“剧透”太多,只想给大家如下三个提示。
第一,无论你在人际互动中是怎样的高手,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都会发现自己的诸多误区、盲区或致命缺陷—正像我本人阅读时的感受一样:原来我根本没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倾听”;原来我从未意识到动辄给别人提建议、下定论的弊端;原来我一不小心就会把人际交往中偶尔产生的“刺痛”积攒为“剧痛”;原来人际互动中还有那么好用的“15%法则”;原来任何沟通的僵局或关系的死结都有打开的方法和路径;原来我长期以来引以为傲的社交方式“欣赏你到灵魂里,批判你到骨子里”,其实常常伤害到朋友而不自知;原来那句格言“通往地狱之路往往是由善意铺就的”,提醒的不只是这个世界的巨人们,也在警醒我们这些每天都在相互影响的普通人……。这些领悟正是缔结信任的基石。
第二,作为一个典型的“关系型社会”中的成员,通常情况下,我们要么为了保持关系的“良性”回避矛盾、害怕冲突,从而把关系维持在一种肤浅甚至虚假的状态,要么因为驾驭不了矛盾冲突而使关系恶化,使恶化的关系长期化。这本书用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能够控制恐惧并承担必要的风险时,才有可能建立深度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犯的“唯一的错误就是不愿意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因此,真正健康的良性关系、对我们的生命成长至关重要的深度关系,虽然偶尔也会天然存在或自然形成,而更为可控的则是主动建设、努力习得。
第三,真正的好书,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本身有多么好,而在于能够让你领会书中的精髓,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广阔、深邃与美好。为了做到这一点,本书的两位作者选用了五对人物关系来展现关系由浅入深的变化,每对关系中的两个人都处在关系的折点上。阅读他们的困境,反思自己的人生,你会发现你能够更加自信地拥抱无限的可能。
最后,请记住:在关系中,你永远都有机会选择成为一个可以影响他人、成就他人的人。
这样的礼物还不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吗?
刘东华
正和岛创始人、首席架构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