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战略的三大决策点

作者:穆胜

 

人力资源战略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也就是以成熟人才为中心追求稳定输出,为他们匹配精细的激励机制设计,确保他们的价值产出曲线和激励反馈曲线高度贴合,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意愿。

 

第二类是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也就是以未成熟的人才为中心追求创新井喷,为他们匹配系统的赋能设计,确保他们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获得角色所需的知识,最大程度提升他们的能力。

 

人力资源战略的选择,应该基于三大决策。

 

决策点1:北极星指标

 

第一个决策点,是要在理解战略的基础上明确关键业务产出,也就是北极星指标,即如果企业只能关注一个指标,这个指标是什么?

 

这个指标的确定,反映了对于生意的理解。例如,对于LinkedIn这类职场社交产品,用户可能仅仅是在需要时才登录,此时,过于激进地去增加活跃用户数就没有太大意义,他们应该关注的指标是线上简历的数量。对于Airbnb这类产品,太多的注册用户数只是一个幻象,更多的订房数才是关键。

 

具体做法上,可采用“杠杆测试”法,即分析不同业务指标的提升对于股东的影响大小,找出最具有杠杆效应(最需要关注)的北极星指标。

 

北极星指标的确定,决定了后续的激励和赋能方向,是我们选择人力资源战略的最重要支点。在激励上,对一个成熟业务还考核营收,就是不理智的,结果可能是收入进来了,但成本费用跑冒滴漏把利润吃没了。反过来说,对于一个初生期业务就考核利润,也是不理智的,可能导致团队畏首畏尾,业务龟速前行。

 

决策点2:建队思路

 

第二个决策点,是要找出能推动北极星指标的人才队伍,明确建队思路。

 

第一步,确定人才阵型,锁定重点人才仓。

 

例如,某to B企业主打“重产品”。研发团队显然是核心人才仓;而后商务团队要通过顾问式销售的方式传递产品价值,显然是最重要的周边支持;再次产品销售之后的交付团队也很重要。那么,这个企业就形成了“研发团队→商务团队→交付团队”三层人才仓搭配的人才阵型。

 

第二步,要为不同的人才仓分配波段。

 

研发人才需要的投资期最长,但穿过拐点后,企业却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商务人才需要的投资期居中,穿过了拐点后,企业获得的收益也居中;交付人才需要的投资期最短,穿过拐点后,企业获得的收益也最低。

 

第三步,进行叠加分析,确定建队思路。

 

有的人才仓是负责进攻的,负责碾压对手,形成竞争优势;有的人才仓是负责防守的,不出问题就行,让企业保持在竞争格局不掉队。所有人才仓的提升,都要服务于长期核心人才仓的提升。

 

决策点3:战略选择

 

前两个决策点确认后,企业自然也就确认了核心人效,随后,就可以进行人力资源战略选择。这里可以用到“人力资源战略罗盘”。

 

第一步,基于核心人效,陈列一切可行的人力资源工作。

 

第二步,将陈列出的人力资源工作进行归集,分为组织设计、人员调配、激励机制、赋能机制、人员评估五类。

 

第三步,在“人力资源战略罗盘”上进行经纬度定位,明确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同样不能“骑墙”,否则,企业有限的资源会像“撒胡椒面”一样被耗散掉,同时,人力资源规划也会乱作一团。企业可以在上述几个方面都弥补自己的弱项,但一定要有一个工作的主线,同一份资源和时间,优先投入在这个主线上,这就是人力资源战略选择。

 

评论

本文介绍了制定人力资源战略需要考虑的因素。
2022-10-17 15:42

相关内容

本页面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业评论网立场。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零售君”(lingshoujun2018)或“商评小微”(xmi8607)。